這個春節,旅游井噴、消費升溫。來勢洶洶的疫情過了高峰期,大家終于松了一口氣。在2022年12月5日以來的一個多月時間里,疫情處于高位平臺期,人們紛紛遭遇病毒侵襲,好在全社會齊心協力、攜手抵御,很快贏得了轉機??扇牲c的是,即使在疫情洶涌之時,我們的城市依然能夠維持良好的秩序、可靠的保障,除了各級政府積極有為之外,同樣離不開社會力量的有力支撐。
藥房一藥難求 民間自有愛心藥
疫情突發之下,一度出現一藥難求的窘況。不過,絕大部分發燒病人最終還是用上了藥,那藥是從哪里來的?按老百姓的話說是“蟹有蟹路,蝦有蝦路”?;蚴怯H戚朋友,或是左鄰右舍,或是朋友圈里,總會有人給你“變”出藥來。有愛的城市不缺藥,此言不虛!
社會缺什么,民間就有什么?!肮蚕硭幭洹毖杆僭谌懈鞯鼐€上線下躥紅,充分展示著人心的美好,也盡情釋放著一座全國文明城市的蓬勃正能量。有人捐出了家中備藥,有人捐出了病后余藥,有人取了自己急需的藥又送來了暫時不用的藥。越是藥品緊張越不藏著掖著,有限的藥就要讓給最需要的人,這樣的共享精神不但溫暖人心,還讓人們增強了團結一心戰勝疫情的信心。
六橫益友堂中藥房經營者曹波不愧為“捐藥達人”,他先后捐出2萬6千粒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在緊要關頭展現出懸壺濟世的美麗情懷。作為經營者的曹波當然可以賣藥,事實上人們也買得起藥。然而,在特殊情況下,曹波毅然選擇了捐藥。他覺得這樣做不但能體現作為一名執業醫師的社會擔當,更能通過捐獻渠道更加高效、均衡地把藥發放給需要的人群。比如,緊急關頭,曹波通過市場監管部門將1萬6千粒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免費提供給六橫各企業患病工人和該鎮困難群眾,大家的手上很快就有了需要的藥。假如只在藥房賣藥,很可能會在短時間內銷售一空,顯然難有這樣的社會效果。
現在想想,突然之間有數以萬計甚至數以十萬計市民經歷發熱,藥房不斷藥才怪。好在我們的制度優勢總能在危急時刻顯現出來,經過各級政府的有力組織,退燒藥馬上源源不斷地補充進來。而且,發熱病人可以免費領取,專供老年人的“防疫包”也緊急發放下來。但即使如此,我們依然不能忽視民間互助所發揮的拾遺補漏作用。假如沒有大家捐出的愛心藥,很多人恐怕就會在短暫的一藥難求中陷入困境。
呵護老人安全 小區自治可發力
疫情中,普陀區強化屬地責任,落實閉環管理,組建走訪團隊,落實醫藥保障,做好物資配送,用心用情做好海島老年人疫情防控工作。老年人一直是重點保護人群,防控政策由“防感染”調整為“保健康、防重癥”后,普陀依然對偏居一隅的小島老人施以相對封閉的特殊照顧,這種因地制宜的做法無疑體現了負責任政府的擔當作為。
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對小島老人的關愛舉措贏得了全社會的良性互動。為了消除傳染風險,人們自覺保持在最近一段時間盡量不進小島,家中老人在小島的也一概選擇電話問候等線上方式探親。這樣一來,就能確保小島老人在特殊時期享有得天獨厚的“無陽環境”,在服務團隊的呵護下過著生活無憂、醫藥不愁的悠閑生活。
老人無恙,社會少憂。在“放開”的大環境下,能否為老年人營造更安全的“無陽環境”?普陀關愛小島老人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鑒。因地制宜細化、優化防控舉措,小區自治更有大顯身手的空間。比如,在以老年人為主的居民小區,業委會可以提出適度從緊的管理措施交廣大業主討論,在達成共識后執行。如能在優化內部服務的同時做到子女暫不探望、外人禁止出入,老年人就能躲過這一撥感染高峰。
小區自治是社會治理的細胞工程,非常時期理應發揮特殊作用?;鶎诱吧鐓^應尊重居民意愿、支持小區自治,并通過不斷優化公共服務來增強小區的自我防控能力。如此,一個個小區變得更加安全、和諧,社會面防控也就有了更扎實的基礎。
疫情終將過去 社會建設不停步
政力有限,民力無窮。政府、民間、市場三足鼎立,整個社會才會穩如磐石,這個道理在疫情中得到了反復檢驗。各級政府之所以能夠牢牢把握疫情防控主動權,做到一呼百應、一舉推進,與各類社會組織、志愿者隊伍乃至廣大居民的廣泛參與、積極配合是分不開的。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無往而不勝。
這場疫情,也是對民間力量以及政府動員能力的一次檢驗。特別是在“轉段”之時,面對洶涌的疫情沖擊,整座城市沒有被沖散、沖垮,更沒有陷于混亂失序的無政府狀態,而是表現出極強的韌性、極大的力量,以特殊的形態充分展示了文明創建的成果,這無疑是值得欣慰、值得欣喜的。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中的每一項愛民舉措都是最好的動員令,每一位黨員、每一位干部的身先士卒更起著示范帶頭作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風雨同舟、勠力前行,草根力量同樣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不竭動力。
疫情終將過去,但提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永遠在路上。大力弘揚普通人的戰疫精神,及時表彰“舟山好人”,不斷總結民間經驗,進一步推動有利于集聚民智民力的社會建設,我們的城市就必定會越來越好。